明報置業頻道
 
 
           
 
 
 
 
 
 
政府推預批房屋設計 建築師批評不切實際 2025 / 03 / 20 

加拿大按揭及房屋公司(CMHC)計劃於2025年春季推出 Housing Design Catalogue,聲稱透過標準化住宅設計可縮短建造時間、降低風險與成本,並加快審批流程。
這套所謂「萬用」設計方案能否真正提升建築效率,業界看法似乎處於反面。建築業人士Ron指出,在實際應用中,預批設計圖仍需應對地形限制、高度規範、防火標準等多重難關,幾乎難以達成加快審批、節省成本的目標。
曾於加拿大與香港執業的建築師Pete更直言,類似政策早在香港試行,但成效有限,「工期一年,審批快一星期,不切實際。」
地形限制影響設計 實際情況需額外修改
「理論上,若每項因素都完全符合預設條件,這類設計圖確實可以省去聘請建築師設計的費用,這一點毋庸置疑。」建築業界人士Ron表示,「但現實情況遠比理論複雜,安省的每幅地皮都各具特性,難以一概而論。例如,地勢高低不平的情況相當常見,買家購買的地皮可能位於斜坡上,若按照標準設計圖施工,房屋可能會出現地基不穩或結構不合理的問題。」
以斜坡地形為例,部分地塊可能需要額外加建Walkout Basement(可步出式地下室),以填補建築地基與地面的高度差異。「這樣的調整不僅會增加建築成本,還涉及額外的設計修改。」Ron表示,「即使預批設計圖可供使用,建築師仍需根據實際地形進行修改,這類調整通常需額外一週的工作時間,設計費用至少$2000,最終未必能真正節省開支。」
此外,若地皮地勢不均,房屋結構或需進一步加固,以確保安全性,而這些額外需求並未包含在原本的設計圖中。「最終,建築商仍然需要聘請建築師重新修改圖則,並重新提交政府審批,反而拖慢施工進度。」
除了地勢因素,建築高度亦是影響施工成本與市場吸引力的重要因素。Ron指出,建築商在建屋時,通常希望在法規許可範圍內盡可能提高樓層高度,以確保景觀視野與市場競爭力。預批設計圖的高度設定未必適用於所有城市或區域,這可能導致房屋在市場上的吸引力下降。
以「Stacked Townhouse 01」設計圖為例,其標準房屋高度為10米,但根據不同城市的法規,建築高度的上限各不相同,例如,萬錦市(Markham)部分區域可興建至 12米、多倫多市(Toronto)可興建至11米。
「如果按照預批設計圖興建的房屋高度比鄰居低,可能會影響市場吸引力,買家更偏向選擇高度較高、視野較佳的房屋。」Ron分析,「如果建築商選擇增建房屋高度,站於政府立場,已經是另一樣東西,是需要重新設計並提交審批,這與預批設計圖的原意背道而馳,亦無法節省時間或金錢。」
除了地勢與高度因素,房屋與鄰近物業的距離亦影響施工方式與建築成本。根據安省建築法規(Ontario Building Code),當建築物與鄰近房屋的距離較近時,外牆必須採用更高級別的防火建材,以符合防火安全標準。
「雖然這些設計圖符合法規,但實際施工時,防火要求可能會增加建築成本。」Ron解釋,「例如,當房屋與鄰近物業距離較近時,兩側外牆需要採用更昂貴的 防火磚、防火玻璃或特殊隔熱層,這類建材的成本遠高於標準建材,變相提高了施工成本。」
他補充,預批設計圖未必會考慮這些額外需求,當施工過程中發現這類問題時,建築商仍需額外修改設計並申請補充審批,影響整體進度與預算。「建築成本提高後,最終轉嫁到買家身上,這與當初使用預批設計圖來節省成本的初衷不符。」
預批設計圖或為加快審批程序 但快極有限
對於CMHC推出的預批設計圖,曾在安省及香港從事建築師的Pete認為其主要目的可能是為了加快政府審批程序,而非真正降低建築成本。「其實香港早已有類似做法,由政府提供標準化設計圖給建築商,目的是讓建築商直接使用圖則入則,希望能加快審批官員的處理時間。」
他指出,這種模式在香港的成效亦十分有限。「雖然表面上能加快審批,但實際上,每塊地都有不同的條件,設計圖往往需要進行小修改,而政府官員為了避免承擔責任,對這些小修改仍需仔細審查,變相審批時間也未必會快很多。」
以香港為例,他表示這類設計圖最多僅能將審批時間縮短約一星期,但對比房屋整體建造周期(約一年或以上),這種時間縮短的作用其實十分有限。「如果建造工期要一年,但只是審批快一星期,那這類預批設計圖就真是不切實際。」
至於CMHC剛在加拿大推出這類設計圖,審批速度能否真正加快仍有待觀察。「香港的經驗告訴我們,這種方法未必能顯著提升效率,加拿大是否能憑預批圖則快很多,仍是未知之數。」
建造房屋要慳錢其實很難
Pete指出,房屋建造成本涉及多重因素,單憑設計圖難以判斷是否能真正節省開支。他更笑言「如果建屋只是靠圖則就能決定是否便宜,那建築師就不需要讀這麼多年了。」
Pete分析,建築成本受很多因素影響,其中地基的土壤承托力和地勢狀況是關鍵。「市民一般以為只要有塊地就可以起樓,但實際上,建築前需先進行地質勘探,確定該地塊的岩土性質,從而決定合適的建築方式和材料。」
他解釋,假如地基土壤承托力不足,便需進行額外地基工程,例如打樁、填土或加固,這些都是設計圖無法事先解決的問題。「如果地基條件不好,即使有再完善的設計圖,建築成本仍然可能大幅增加。」
此外,地點的偏遠程度同樣影響建築成本。「如果地皮位於高山或偏遠地區,建築材料的運輸便是一大挑戰。在某些極端情況下,甚至需要出動直升機運送物資,那建築成本自然飆升。此外,工人的通勤時間也是問題,若施工地點過於偏遠,可能需先興建工人宿舍,這又是一筆額外開支。」
他補充,在某些鄉郊地區,光是將建築材料送到施工現場已是一個挑戰。「有些工地甚至要先修建一條道路才能運送物料進場,這些隱藏成本都無法從一張預設設計圖上看出來。」
Pete指出,即使使用相同的設計圖,房屋的建築成本仍然可因物料選擇而有很大出入。例如,單單是外牆的建材,便可選擇磚牆、石牆、混凝土板、木結構等,每種材料的價格、耐用性和施工方式皆有不同。「即使是同一份設計圖,選用不同的建材,建築成本可以相差數萬元。」
房屋建造前的基礎設施狀況亦會影響造價。「若地皮下已經鋪設好水管、電力和煤氣管道,那施工成本自然較低。但若該地段完全沒有基礎設施,則需要逐樣鋪設,這些開支都會大大增加。」
預製屋能降低成本但受限於運輸 加拿大難以普及
針對如何真正降低建築成本,Pete提到目前中國內地的預製屋技術可供參考。「內地的預製屋在工廠內先完成大部分施工,包括四面牆、窗戶,甚至家具,例如窗簾、床等,然後運送至現場,安裝在已建好的水泥地台上,並接駁水電後即可入住。」
他表示,這種大規模預製建築能有效降低建築成本,但仍有其限制,尤其在加拿大未必適用。「基於道路運輸限制,預製屋的尺寸不能太大,否則難以運輸。此外,加拿大人對生活空間的要求較大,較難接受小型預製房屋。」
他強調,若要真正降低建築成本,建築設計必須與施工方法、物料選擇、運輸條件配合,而非單純依賴一張設計圖。「CMHC的預批設計圖仍然需要傳統施工方式,並無法利用預製技術來節省成本,因此期望透過這些設計圖來降低建築成本,恐怕並不現實。」
預批設計圖唯一得益或是大型建築商
儘管預批設計圖在個別建案中應用受限,Ron認為,超大型的建築商仍可能從中獲益,但前提是 開發整個地段並採用統一設計。
「如果是一個大型發展項目,整條街道甚至整個社區的房屋都使用相同的設計,那麼建築商可以一次性大規模採購建材,供應商可能會提供批量折扣,這才有機會真正節省成本。」Ron表示,「但若只是小規模發展,例如單獨興建幾棟房屋,則難以透過批量購買降低成本,預批設計圖的效益亦大打折扣。」
他指出,這類設計圖的市場定位或許適合大型地產開發商,但對於個別業主、獨立建築商或中小型發展商而言,這類設計圖的實際應用仍然有限。

 
相 關 文 章
[金頁專題] 政府推預批房屋設計 建築師批評不切實際 (2025 / 03 / 20)
[金頁專題] 廿歲立遺囑方為精明理財 新移民投資不熟稅 越賺越窮 (2025 / 03 / 20)
[金頁專題] 國際大橋慘成貿易戰犧牲品 64億美加橋樑或被「廢武功」 (2025 / 03 / 20)
[金頁專題] 市中心「空白的一坪」 荒廢20年終建無停車場Condo (2025 / 03 / 20)
[金頁特寫] 冬雪剛溶 寒風未減 買賣觀望 似旺未旺 (2025 / 03 / 20)
 
 
     
 
 
 
 
 
 
  地產特寫     置業資訊
 
  時事話題 | 金頁專題 | 新盤面面觀 | 商場透視 | 金頁特寫
   
  地產字典 | 網上資訊 | 家居保險 | 置業概覽 | 市場脈搏
  安居指南     經紀索引
 
  命轉乾坤 | 法律講場 | 登堂入室
   
 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
  廣告刊登     幫 助
 
 
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- Ming Pao Daily News Web Channel Series - Gold Property Channel
A wholly owned subsid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.
1355 Huntingwood Drive, Scarborough, Ontario, Canada M1S 3J1
Tel.: (416) 321-0088         Fax: (416) 321-9663        Advertising Hotline Tel: (416) 673-8250